电缆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:
施工准备:熟悉设计施工图纸和平行集束电缆施工技术要求。准备平行集束电缆及其附件,如拉攀、抱箍、支架等,并检查材料的规格、质量和外观。
材料准备:根据工程设计要求,准备相应的平行集束电缆、附件,并对到达现场的材料进行规格、质量、外观的检查。
人员组织:组织技术员、安全员、质量负责人,以及安装施工人员进行施工。
机具准备:准备手持式电钻、断线钳、压接钳、紧线器、喷灯等施工工具。
电缆品质检查:检查电缆的结构和技术参数,确保导体符合GB/T3953、GB/T3955、JB/T8134等标准的要求。
电缆敷设要求:电缆转弯处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应不小于国内标准或IEC线路标准的规定。电缆敷设应整齐,尽量避免交叉,固定不得损伤绝缘。
电缆固定:电缆应固定在电缆槽内,并以规定的方式适当固定,使用批准的线夹和梯架。
电缆长度余留:在电缆终端和接头附近,应余留适当的电缆长度。
电缆保护:电缆通过承受压力的地段时,如穿过道路,应穿钢管保护。
电缆接头和终端头制作:电缆中间接头采用高导电率的电镀锡铜套管与镀锡芯线端头压接,压接部分用绝缘自粘胶带缠绕。电缆终端应采用压接连接的电缆接线端子,接线端子选用高导电率的铜端子。
电缆桥架安装:电缆桥架应尽可能在建筑物、构筑物上安装,距离最短又满足施工安装、电缆敷设的要求。
电缆桥架高度要求:梯架或有孔托盘水平敷设时距地高度不低于2.5m;线槽、无孔托盘距地高度不低于2.2m。
电缆桥架多层敷设: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,层间距离应符合规定,如桥架上部距顶板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.3m;电力电缆桥架间不应小于0.3m等。
电缆敷设环境:电缆敷设时,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℃,并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。
电缆测试:电缆敷设完成后,应进行测试,如1kV以下电缆,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。
成品保护:电缆敷设完成后,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,如挂标志牌,防止电缆在拐弯、接头、交叉、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受损。
冬季施工:冬季电缆敷设时,如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,应将电缆提前加温。
质量记录:电缆敷设过程中,应做好质量记录,包括质量保证资料和施工记录。
以上是电缆施工的主要技术要求,具体施工时应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。